网上有关“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得房率一般多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得房率一般多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房屋的得房率通常就是在80%以上的:
1、得房率一般在75~80%,有人会认为,得房率越高房子越好,这也不完全正确。得房率往往跟小区的相关配套联系在一起,如楼梯的宽度、电梯间的数量等,得房率如果特别高,只能说明房屋的配套不太好。因此,得房率的大小需要有个度。
2、得房率太低,不实惠,太高,又不方便,因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积就越少,住户也会感到压抑、一般得房率在75%-80%左右比较合适,公共部分即宽敞气派,分摊的面积也不会太多,比较实惠。
超高层得房率怎么算?
1、得房率是指套内建筑面积与套(单元)建筑面积之比、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套(单元)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2、高层的得房率比多层低,即购买相同建筑面积的住房,高层的套内建筑面积5、低于多层的套内建筑面积。住宅的面积既包括使用面积,也包括住宅的公共部位,如楼梯间等公共面积的分摊。高层住宅由于有电梯、电梯等候间、地下室等需分摊的公用面积较多层的要多,因而实际得房率要低一些。
高层住宅楼的简介
在房地产行业,“得房率”作为开放商宣传自己的重要噱头之一,经常被提及。什么是“得房率”?是不是“得房率”越高就越好?自己要怎么计算?
“得房率”是怎么来的?
“得房率”指的是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
销售面积(也称套型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俗说“公摊面积”);
得房率=(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建筑面积;得房率是买房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
计算房屋面积时,计算的是建筑面积,所以得房率太低,不实惠;太高,不方便。因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积就越少,住户也会感到压抑。
影响得房率的因素有哪些?
不同楼盘的公摊面积所占比例不同,影响因素也有很多。比较常见的如:建筑形态是板楼还是塔楼,电梯等配套设施等。
通常来讲,楼层越高、楼层结构越复杂,公摊比例也就越高。
再来看看板楼和塔楼,如果是南北通透户型的板楼,“得房率”通常在80%以上,户型因为方正也容易充分利用。多层住宅的话,还能省了电梯、供水设备间等公共部位。
塔楼结构可以实现一梯多户高容积率,但“得房率”通常仅为75%,因为除了电梯井、配电机房等都算作公摊外,一层多户的设计形式也导致空间难以有效利用。
除了建筑形态,个别开发商会通过其他方式提高“得房率”,在不额外增加公摊的程度上,从户内设计方面尽量扩大使用面积,撒手锏就是半封闭阳台和大飘窗。
盲目追求高得房率是误区
多层住宅的“得房率”在85~90%之间,小高层住宅的“得房率”在80~85%,高层的“得房率”相对较低,一般在75~80%,酒店式公寓则会更低。
得房率在80%左右比较合适,公共部分既宽敞气派,分摊的面积也不会太多,比较实惠。一般多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88%,高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72%,而办公楼为55%。
“得房率”影响的是自己所购置住宅的使用面积,衡量着一套住宅在使用中的舒适度。但在对于“得房率”的数值大小进行选择时,不应该片面的一味选择高数值,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全面的进行考究。
高层得房率多少最适宜?
纵观各大区域楼盘,高层房源越来越多,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这些都是住宅长高的原因,高层、超高层将成未来未来住宅产品中的主流,某楼盘负责人说。高层产品在设计过程中,也不断追随人们的居住需求,观景高层、高层豪宅等产品层出不穷。
随着住宅品质日益向纵深发展,人们对套内使用空间也给予关注,同时对公共空间也提出了更舒适、更安全、更美观等要求,而开发商在设计时,也增添了入户大堂等空间,让人们居住得更加舒适。
观点
75%-80%的得房率最宜
“你们得房率是多少?”“这套房子不错,得房率很高。”在选择高层产品时,总是听到这样的问题,实际上,高层的使用空间一直是购房者关注的。不同楼盘做出的得房率也是不同的,那么是不是得房率越高越好?高层得房率到底多少最合适?某项目负责人表示,高层得房率一般都得在75%以上,最适宜的是在75%-80%之间,这样的居住舒适度比较高。“高层的得房率也看类型,现在18层的板楼,得房率能做到82%左右就很不错了。”一位房地产工作人员说。不同的物业类型得房率各有不同,多层、别墅产品因公共配套少,所以公摊低,得房率较高。高层产品因有电梯、大堂等公共设备占用空间,得房率要低些。
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得房率太低,不实惠,太高,又不方便,因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积就越少,住户也会感到压抑。一般得房率在75%-80%左右比较合适,公共部分即宽敞气派,分摊的面积也不会太多,比较实惠。
趋势
买高层的人将越来越多
高层有高层的优点,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喜欢上了高层的优势,开始选择在高层居住。“我是80后,喜欢现代时尚的生活方式,选择住宅时,我也喜欢现代感十足的高层。”已经工作了2年的小张说。此外,也有人钟爱高层的视野开阔,可以俯瞰城市、观美景。在汽车尾气等污染严重的今天,高层因其产品特性,空气质量较好、噪音较小,也很受购房者欢迎。同时,高层上下楼有电梯代步,出入方便,虽然得房率低一些,但还是有人喜欢。
得房率小知识
得房率怎么算?
得房率是指套内建筑面积与套(单元)建筑面积之比。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套(单元)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高层的得房率比多层低,即购买相同建筑面积的住房,高层的套内建筑面积低于多层的套内建筑面积。住宅的面积既包括使用面积,也包括住宅的公共部位,如楼梯间等公共面积的分摊。高层住宅由于有电梯、电梯等候间、地下室等,需分摊的公用面积较多层的要多,因而实际得房率要低一些。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11-30,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买新房,就上搜狐焦点网
在城市中心区,高层有它的优势:对开发商来说,单位建筑面积土地成本(即“楼面地价”)低;对住户来说,视野开阔,景观系数高,尘土、噪音、光线污染也少,建筑结构强度高,整体性强。但高层房屋也有明显的缺点:结构工艺比较复杂,材料性能要求高,自重大,对基础要求高,施工难度较大,建筑造价相应提高;高层房屋电梯、楼道、机房、技术层等公用部位占用面积大,得房率低;如果电梯质量不可靠,物业管理不正常,就很令人担心。
超高层房屋是指超过24层的建筑体。超高层房屋楼面地价最低,但建筑安装成本高。它给人以气派雄伟的感觉,可以满足一些消费者对视野、景观的要求。超高层房屋一般建在城市黄金。地段(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或景观良好的城区(最充分地发挥景观资源的作用)。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对民用建筑高度与层数的设计规定:4-6层为多层住宅;7-10层为小高层住宅(也称中高层住宅);10层以上则为高层住宅,有高层塔楼、高层板楼。
关于“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得房率一般多少”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清蟾]投稿,不代表盛龙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snlon.net/sn/1829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盛龙号的签约作者“清蟾”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得房率一般多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得房率一般多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文章不错《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得房率一般多少》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