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B.质子总数和核外”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B.质子总数和核外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A、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是2),但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如钠离子、氯离子等; B、质子总数和核外电子总数都相同的粒子,不一定一定是同种粒子,如水分子和钠离子等; C、氯原子和氯离子质子数相同故属于同种元素,电子层数都是3; D、镁离子与氧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都是有两个电子层,且第一层是2个电子,第二层是8个电子; 故选C | 
除了H+和H-外,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是8吗?
阴离子阳离子区分口诀如下:
金属性较强的元素显正价,是阳离子;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显负价,是阴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就是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就是阴离子。失去电子的离子就是阳离子,得到电子的就是阴离子。
阴离子和阳离子区别方法:
1、阳离子显正电;阴离子显负电。
2、阳离子失去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数小于质子数,二者差等于阳离子失去电子数目。
3、阴离子得到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二者差等于阴离子得到电子数目。
4、阴离子与阳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阴阳离子都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
离子介绍
离子是指原子或原子基团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而形成的带电荷的粒子。这一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
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或原子团带上电荷。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
与分子、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氯化钠就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主族元素简单离子中除了H+、H-、Li+、Be2+等最外层电子数是2,其它都是8。
过渡元素简单阳离子就不一定,有8e的、(9~17)e的、18e的,算上次外层也有(18+2)e的。
----
google引用部分:离子的电子层构型。
--
离子构型
通常把处于基态的离子电子层构型简称为离子构型。负离子的构型大多数呈稀有气体构型,即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正离子则较复杂,可分如下5种情况:
(1)2e构型:第二周期的正离子的电子层构型为2e构型,如Li+、Be2+等。
(2)8e构型:从第三周期开始的IA、IIA族元素正离子的最外层电子层为8e,简称8e构型,如Na+等;Al3+也是8e构型;IIIB—VIIB族元素的最高价也具有8e构型[不过电荷高于+4的带电原子(如Mn7+)并不以正离子的方式存在于晶体之中]。
(3)18e构型:IB、IIB族元素表现族价时,如Cu+、Zn2+等,具有18e构型;p区过渡后元素表现族价时,如Ga3+、Pb4+等也具有18e构型。
(4)9-17e构型:d区元素表现非族价时最外层有9-17个电子,如Mn2+、Fe2+、Fe3+等。
(5)(18+2)e构型:p区的金属元素低于族价的正价,如Tl+、Sn2+、Pb2+等,它们的最外层为2e,次外层为18e,称为18+2e构型。
关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B.质子总数和核外”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帅雁凡]投稿,不代表盛龙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snlon.net/sn/1787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盛龙号的签约作者“帅雁凡”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B.质子总数和核外”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文章不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B.质子总数和核外》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