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拉德茨基进行曲怎么念”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拉德茨基进行曲怎么念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拉德茨基进行曲念为:拉(lā) ?德(dé) ?茨(cí) ?基(jī) ?进(jìn) ?行(xìng) ?曲(qū)。
拉德茨基进行曲:
拉德斯基进行曲,管弦乐曲,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48年。是老约翰最著名的代表作,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乐曲赏析:
这首曲子由对比鲜明的两部分构成。强劲有力的引子之后是第一部分主题,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一队步兵轻快的走过大街。反复一遍之后,音乐经过一个全乐队齐奏的过渡句,随后出现的是与前面主题相对比的轻柔主题,优美动听。音乐最后在反复第一部分的主题后结束。
“咚咚咚”大鼓雄浑的震响,凌空而起。一阵欢快的合奏乐,把人引入到音乐的境界。以小提琴为主的乐器,中间不时地插入大提琴,长笛,大鼓的声音,纷乱中见和谐,似乎是为军队的凯旋而热烈庆祝。从音符间可以感到人们的心情,是前所未有的欢快,更是团聚奋发的呼喊,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拉德斯基进行曲是哪位作曲家的?
拉德斯基进行曲,又译为拉德茨基进行曲,于1848年创作,管弦乐曲,老约翰·施特劳斯最受欢迎的一首传世之作,大概是世界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进行曲,也一直是哈布斯堡王朝强大军力的音乐代表,此曲子既有进行曲的节奏又比较轻松诙谐,它没有太多的军队战斗的进行曲特点,反而更接近幽默、欢乐的风格。所以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约瑟夫·拉德斯基?冯?拉德茨(1766年-1858年),是奥地利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被视为奥地利的民族英雄。拉德斯基一生战功卓著。1848年欧洲革命风起云涌,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再起高潮,拉德斯基第三次赴意大利作战,同时维也纳也爆发了革命,老约翰因为常常在御前演出,便站在了保皇党的一边,并挂上了军乐团作曲家兼指挥的职衔,为了鼓舞保皇党分子的士气,老施特劳斯写了好些轻快的军队进行曲,这首拉德斯基进行曲是作为献给拉德斯的颂歌,并在总谱上标明“呈献给奥地利帝国陆军”这时拉德茨已经是82岁高龄,全军上下称他为“拉德斯基老爹”。第二年3月,拉德斯基率7万大军在米兰西面的诺瓦拉击败阿尔贝特指挥的10万意大利军队,意大利被迫签订城下之约,屈辱地向奥地利赔款6500万法郎。经过这次战争,奥地利再次确立了对意大利的统治地位,“拉德斯基老爹”也更加荣耀的充任意大利伦巴第和威尼斯地区的总督,成为意大利人民的太上皇。拉德斯基在意大利当了8年总督,1858年去世,时年92岁。从德、奥出版的历史书看,拉德茨基被视为英雄式的人物,而在意大利则认为他是一个侵略者。
1948年8月31日,维也纳举行“庆祝英勇的军队在意大利获胜和救济伤员晚会”,首演《拉德斯基进行曲》,乐曲轻快欢乐,充满欢庆胜利的气氛,受到热烈欢迎。但富有戏剧性意义的却是维也纳的起义很快失败了,奥地利皇帝重新回到了维也纳,但人民的看法却已经与以前不一样了,很多人对他支持保皇党表示愤慨。在绝望中,老施特劳斯带着他的乐团离开了维也纳,去寻找昔日公众对他的那种崇拜。可是,这一希望也成了泡影。在布拉格、慕尼黑、海德堡,到处都遭到了人们的反对,甚至还收到威胁和责骂他的信件。致使他不得不重返维也纳,1849年9月25日,老施特劳斯被猩红热夺去了生命。
乐曲为D大调 复三段体结构:(引子)+A+B+A
这首曲子由对比鲜明的两部分构成。强劲有力的引子之后是第一部分主题,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一队步兵轻快的走过大街(片段1)。反复一遍之后,音乐经过一个全乐队齐奏的过渡句,随后出现的是与前面主题相对比的轻柔主题,优美动听(片段2)。音乐最后在反复第一部分的主题后结束。
A部分:紧随高昂嘹亮的引子之作,乐队以热烈的情绪为我们奏出了热情而又辉煌的旋律:这个富于弹性而情趣活泼的主题经乐队反复演奏,其自豪和雄壮的感觉流露无遗,使人在自然而然中便由衷地加入到了它行进的节奏之中。
B部分:是一段沉稳柔和的音乐,整个乐队的力度稍减,增加了抒情的色彩,但这段具有吉普赛风格的曲调,节奏清晰流畅而富于跳跃感,仿佛是描绘拉德茨基意气风发的神情,又宛如这位元帅正率军出征,驭马疆场。
A部分:紧接着乐队重新将我们带回第一部分,并以更加热烈的情绪结束全曲。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每次音乐会的最后加演《拉德斯基进行曲》,宣告演出结束,成为了一种惯例。不仅维也纳爱乐乐团,世界上其他一些著名乐团也沿袭这个方法,用《拉德斯基进行曲》结束演出,算是曲终奏雅。但这个做法到了意大利也许不能通行,因为这首乐曲记录着意大利历史上痛苦的一页。
1987年的新年音乐会,当最后的《拉德茨基进行曲》欢快的旋律响起时,此时已是82年高龄的卡拉扬,在这次音乐会上俨然一个指挥皇帝的风范,听众情不自禁地应和着节拍鼓掌。这时赫伯特·冯·卡拉扬很有想象力地转过身来,示意观众随着音乐的强弱和节奏来鼓掌,而这次演奏会也是乐迷们最为完美的新年音乐会。从此以后,每当音乐会最后的《拉德茨基进行曲》响起时,这个音乐家与听众水乳交融的鼓掌场面就成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节目。
拉德茨基进行曲谱(简谱)
1、拉德斯基进行曲,管弦乐曲,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48年。是老约翰最著名的代表作,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2、《凯旋进行曲》又称为《大进行曲》是意大利作曲家居塞比·威尔第所作,是四幕歌剧《阿伊达》第二幕第二场达拉斯凯旋时的音乐。
1871年12月24日,《阿伊达》在埃及上演,次年2月8日在米兰的斯卡拉剧院,威尔第用一根象牙和黄金制成的指挥棒指挥了《阿伊达》的演出。此后的几个月,《凯旋进行曲》几乎响遍意大利和欧洲的所有舞台。
3、拉科奇进行曲一般指匈牙利进行曲。《匈牙利进行曲》又名《拉科奇进行曲》,作于1846年,管弦乐曲,为柏辽兹所作戏剧《浮士德的沉沦》第一部分的选曲,首演于巴黎。
4、《军队进行曲》作于1822年前后,是钢琴联弹曲《军队进行曲》中的第一首。用复三部曲式写成,描写了士兵行进时的雄姿和人们在街头欢迎士兵的场面。
舒伯特所作的许多钢琴联弹曲中,包括三个进行曲集,即《三首英雄进行曲》,《二首性格进行曲》和《军队进行曲》,全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家庭音乐。其中以《军队进行曲》最为著名,尤其是这首第一号作品更为流行。
5、《土耳其进行曲》,为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的A大调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KV.331)的第三乐章,又称为 Alla Turca(土耳其风回旋曲)。于1781-1783年间在慕尼黑或维也纳所作。
简谱:
相关介绍:
《拉德茨基进行曲》是老约翰·施特劳斯于1848年创作的曲谱。1987年的新年音乐会,当最后的《拉德茨基进行曲》欢快的旋律响起时,听众情不自禁地应和着节拍鼓掌。
这时指挥赫伯特·冯·卡拉扬很有想象力地转过身来,示意观众随着音乐的强弱和节奏来鼓掌。此后每当此音乐响起,鼓掌和音乐成为保留节目。
扩展资料
相关背景:
1848年意大利和谈被取消了,撒丁王国对伦巴第的奥地利守军发动了进攻,拉德茨基以一种与其年龄不相称的速度迅速反击,只用了几天功夫就在诺瓦拉战场取的决定性胜利,迫使撒丁国王当晚宣布退位,82岁的老元帅再度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
匈牙利投降半个月后,威尼斯共和国弹尽粮绝,也向拉德茨基元帅投降,相对而言,意大利人是幸运的,年高德劭的元帅并没有向任何一个城市复仇。在维也纳,元帅成为万众瞩目的偶像,霍夫堡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
老约翰施特劳斯上一年谱写的《拉德茨基进行曲》已经成为最流行的的旋律,人们期待他为庆祝再谱新曲,但是,46岁的作曲家被突如其来的猩红热袭倒,三天后便去世了,于是《拉德茨基进行曲》被人一遍遍演奏,百听不厌,成为老施特劳斯进行曲中最受人喜爱的一部。
关于“拉德茨基进行曲怎么念”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占思捷]投稿,不代表盛龙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snlon.net/sn/1783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盛龙号的签约作者“占思捷”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拉德茨基进行曲怎么念”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拉德茨基进行曲怎么念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拉德茨基进...
文章不错《拉德茨基进行曲怎么念》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