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服装安全技术类别 C类和B类品分别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服装安全技术类别 C类和B类品分别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根据《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服装安全技术类别是按照衣服中的甲醛含量分类的,有3中类别:
1、A级的标准是≤20mg/公斤,是婴幼儿纺织产品,即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婴幼儿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如尿布、高档内衣、睡衣、床上用品等;A类产品的甲醛含量必须低于20毫克/千克,pH值允许在4.0~7.5的偏酸性范围。
2、B类则是≤75mg/公斤,B类是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即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的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如衬衣、T恤衫、裙子、裤子等;B类产品甲醛含量低于75毫克/千克,pH值与A类产品一样。
3、C类为≤300mg/公斤,C类是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即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不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或仅有小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如外套、窗帘、桌布等。C类产品甲醛含量要求低于300毫克/千克,pH值允许在4.0~9.0范围。
扩展资料:
国家标准中专门将婴幼儿、儿童服装等纺织产品分成了A、B、C三大类,不同类别有不同的安全技术要求。其中,婴幼儿纺织产品应符合A类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要求。
这样一来,家长给孩子选购婴童产品时,不仅要关注颜色、样式是否好看、可爱,更要注重产品安全,特别是要仔细看产品的标识:购买婴幼儿服装等产品时,要选购标签上标明“GB 31701 婴幼儿用品”字样的产品;
购买儿童服装等产品时,要看标签上是否标注了“GB 31701 B类”或者“GB 31701 C类”;如果是购买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服装等产品,要看是否有“GB 31701 B类”字样。
参考资料:
现在甲醛无处不在,即使是我们的衣服上也是甲醛的家,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怎样辨别服装是否甲醛超标:首先是“看”。消费者要看商家在免烫服装的标识上是否标明了免烫效果和甲醛含量。婴儿用品(24个月以内)甲醛含量应在百万分之二十以下;直接接触皮肤的制品如内衣等应在百万分之七十五以下;不直接接触皮肤的制品如毛衣、裤子、裙子、大衣等应在百万分之三百以下。超过国家标准的不要购买。免烫服装如果没有标识或标识不清楚的,更加不要购买。其次是“闻”。一些免烫服装使用的是尿素—甲醛树脂免烫整理剂,这种整理剂带酸性,高温时会分解释放出盐酸。消费者可以使劲揉搓服装面料,发热后闻一闻,如果甲醛超标会散发出刺激性气味。同时,如果经过洗涤,这种超标服装还会产生鱼腥味。第三是“洗”。消费者选购免烫服装后,最好洗涤一两次再穿。家里如果已经有免烫衣物,又不清楚是否含有过量甲醛,最好进行多次清洗,可以去除免烫服装中的部分甲醛。根据有关试验,衣物洗后甲醛含量能比洗前有明显减少,最多的能达到减少70%的效果。第四,有许多的贴有“纯棉”“免烫”标签的服装免烫效果其实并不好。消费者与其购买这样的产品,还不如直接选择未经免烫处理的普通纯棉服装,同样洗涤后需要熨烫,但环保指标更有保障,对健康也更有保证。最后,专家建议消费者尽量选购知名品牌的免烫服装。知名品牌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甲醛进行捕捉和醚化改性,能够有效降低树脂整理剂中游离甲醛含量,所以成本较高的品牌服装一般甲醛含量较低、免烫效果也较好,知道了这些,当我们在选择服装时心里也会安稳了许多。
关于“服装安全技术类别 C类和B类品分别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如凡]投稿,不代表盛龙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snlon.net/sn/1726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盛龙号的签约作者“如凡”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服装安全技术类别 C类和B类品分别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服装安全技术类别 C类和B类品分别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
文章不错《服装安全技术类别 C类和B类品分别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