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海伦市第一中学的发展历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海伦市第一中学的发展历史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海伦中学的前身是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学校始建于1909年,1924年春,曾参加过著名“五四”学生运动的海伦第一个北师大毕业生富安保,回到故乡海伦。富安保先生抱着强烈的“造福桑梓,开启民智”的热望,立志“执鞭从教,还本于家乡”,在同顽固的保守势力的斗争中,冲破重重阻力,于同年10月,创办了海伦县初级中学,富安保先生被当时省教育厅任命为第一任校长。课程设置有国文、英文、数学、理化、史地、动植物、生理、音、体、美等科。海伦中学的建立,不仅结束了封建势力把持教育的历史,而且标志着一个新思想文化时代已经到来。
1927年。海伦中学附设了一个师范班,学制2年。课程设置除中学课程外,增设了教育学、心理学等科。其宗旨是为本县培养教师。日伪统治时期,海伦中学改为国民高等学校,一切都“日化”了,设农业、畜牧两科。当时的校长尤宗汤已无多大实权 ,一切由副校长日本人野富安国说了算。教务主任、科主任以及农业、畜牧、数学等重要课程的教师都是日本人。国高实行军训,教官是现役军人徐中校。1945年8月15日东北光复后,海伦中学获得了新生。党非常关心这块阵地,“海伦红军之友社”派人来校做工作。延安的干部徐烈、宫洗尘也经常以看望老同学为由,来校宣传***的政策。不久,中共海伦市中心县委接管了海伦中学,校长由杜效伯秘书长兼任,任道之任副校长,陈学彦任教务主任,杨国权任训育主任。教员有伪国高留下来的张纯善,甘泽普等人,后夏日亮、董继双也先后来校任教。1947年,杜效伯调省,党派延安来的时任瑗珲县县长的肖敬若任校长,延安干部石坚任教务主任,杨国权任教导员,东北大学、北安高师又派来7名教师。当时学校按延安抗大模式办学,以上大课为主,提出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的口号,一部分学生参加地方工作,一部分学生参军参战,保卫胜利果实。1948年3月海伦中学增设了黑龙江省海伦地方干部训练班共办三期八个班,毕业500人,为各县以及南下部队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干部。
1952年春,海伦中学增设高中班。1953年暑期分为两校,有高中部分的为第一中学,迁回西南校,仍旧归省厅直辖。这一年实行“校长负责制”,马奔、王庚钧、任道之先后任校长,1957年毛主席提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 、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方针,海伦一中的领导认真执行这一方针,加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从1950年到空前浩劫的1966年,这就是被后来称作的“前十七年”。这期间海伦一中共招初中17期138个班,毕业6900人;共招高中15期51个班,毕业2550人,其中很大一部分被输送到上级学校,这些同学大学毕业后 ,奔赴祖国四面八方 ,成为各条战线上的栋梁人才。
现有教职工207人,专任教师168人,高级教师53人,中级教师55人;全国劳动模范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教学能手9人;硕士研究生2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学校有校园网络,配置了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建有64座学生微机室(2个),课件制作室(1个),312座位多媒体电教室(1个),72座位多功能语音教室(2个),理化生实验室(5个)。有琴房、音、体、美专用教室,校史展室、卫生室、档案室、印刷室。
“ 为学生发展引路,为学生成材奠基。”是我校的办学理念,深化改革 、强化管理、依法治校、科研兴校是我校的办学模式 ,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培育现代一流人才是我校的办学目标。
关于“海伦市第一中学的发展历史”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邻家夏真]投稿,不代表盛龙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snlon.net/sn/1513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盛龙号的签约作者“邻家夏真”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海伦市第一中学的发展历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海伦市第一中学的发展历史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海...
文章不错《海伦市第一中学的发展历史》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