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地球五带的界限、名称和范围”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地球五带的界限、名称和范围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五带的划分
带是个天文气温带。所以,五带的划分只考虑天文因素,而不考虑地理因素。划分五带的天文因素是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因此,五带实质上是天文带。五带的划分,是根据两条天文线:回归线和极圈,即南北纬23°26’和66°34’两条线。前者是太阳回常筏败禾汁鼓伴态宝卡归运动的南北极限,为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后者是极昼极夜的界线,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这两条线之和为90°,具有互补性,取决于现代的黄赤交角值。
各带的特征
热带
天文上的低纬地带,在南北纬23°26’之间,跨纬度46°52’,占地表面积的39.8%。有直射阳光,终年常夏无冬,昼夜长短变化小,白昼长为10时35分~13时25分。
温带
天文上的中纬地带,在南北纬23°26’与南北纬66°34’之间。南北温带各跨纬度43°08’,合占地表面积的51.9%。这里既无直射阳光,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昼夜长短变化大,白昼长的变化幅度为2时50分到24时。
寒带
天文上的高纬地带,在南北纬66°34’到90°之间。南北寒带各跨纬度23°26’,二者合占地表面积的8.3%。太阳高度角小,终年无夏。有极昼极夜现象,其持续时间在极圈为一日,在两极为半年。
五带的成因
五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转,公转时地轴与轨道面的铅垂线有23°26’的倾斜,而且倾斜方向不变,因而导致太阳直射点徘徊于南北纬23°26’之间。这样,一方面,世界各地(赤道除外)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在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另一方面,产生了气温高低变化,使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这是太阳高度角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小的结果,最后形成了地球五带。
简述五带划分的意义
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是寒带。
知识点的认识:
五带的划分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将地球表面有共同特点的地区,按纬度划分为五个热量带,即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热带:
在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向南、北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渐增,但最长和最短的白昼时间仅差2小时50分。
温带:
昼夜长短的变化也很大,到极圈增加到24小时.可见,在温带太阳高度比热带小,获得热量少于热带,温度低于热带。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非常显著,所以四季分明是温带的特点。
寒带:
本带太阳高度终年很小,在极圈上最大高度为46°52′,在极地最大高度仅为23°26′,且有负值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随纬度的增高愈加显著。极昼时期由于太阳高度很低,地面获得热量很少,极夜时期,地面没有太阳辐射。
地球上的五带、气候特征和地理现象的联系: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温带既无极昼,极夜也无太阳直射现象,四季分明。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寒带占地球总面积的10%。寒带的划分,极昼极夜的范围就是寒带的范围。比如:黄赤交角如果变大,那么寒带的范围就相应变大。
五带划分的根据是什么?说出温带的范围并描述其地理范围特点
五带划分的意义在于:
1.天文学方面,区分开了日照方面的不同,南极和北极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热带以内则表示太阳可能直射的界限;
2、气候学方面的意义,由于天文学方面的差别,太阳直射角度的不同,根据五带的划分,气候方面也按照五带进行了划分。
五带的划分主要是在天文学和气候学方面在地球上的进行的界限划分,它的主要意义也就在天文和气候两个方面。
①五带的划分,直接来说,是根据南北纬的两条经线,也就是23°26′ 和 66°34′。 热带是南纬23°26′ 到赤道再到北纬23°26′。北温带是北纬23°26′ 到北纬66°34′。南温带是南纬23°26′ 到南纬66°34′。北寒带是北纬66°34′ 到北纬90°。南寒带是南纬66°34′ 到南纬90°。
而为什么是这两条经线,则就是五带划分的根本原因。因为太阳每年的直射点是在南北纬23°26′ 徘徊的,所以热带得到的热量最充足。而66°34′ 则是与23°26′ 互余。所以寒带得到的阳光最少,会出现极昼极夜的现象。
②温带的特点为降水量较为充足,气候温和,所以是最多人类聚居的地方。曾经是森林繁盛之地,但因为人类活动过于频繁,现在温带森林少得可伶。
关于“地球五带的界限、名称和范围”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听荷]投稿,不代表盛龙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snlon.net/sn/1083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盛龙号的签约作者“听荷”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地球五带的界限、名称和范围”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地球五带的界限、名称和范围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文章不错《地球五带的界限、名称和范围》内容很有帮助